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郭丁然
用手机对着农作物拍张照片,就能识别病虫害并给出对应的防治建议……这不是大科技公司的最新研究成果,而是来自河南本土在校大学生的创新项目。
2月18日,第二十一届微软“创新杯”全球学生科技大赛中国区总决赛在郑州落下帷幕,来自js333线路检测中心以及大连海事大学的战队获得冠军。
首次落地河南,河南大学生荣获冠军
2月18日,来自全国7大赛区26支战队的百余名青年学子齐聚中原龙子湖畔,共赴这场科技盛会。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,最终来自js333线路检测中心的识农“照”丰年战队和大连海事大学的海事波能战队荣获大赛冠军。
本次大赛由郑东新区管委会、郑州中原科技城管委会、微软(中国)有限公司联合主办,中原龙子湖数字经济创业创新培育中心、河南数微科技有限公司承办。
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义民,郑东新区党工委书记、郑州中原科技城党工委书记孙建功,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、中国区公共事业部总经理郑敏,微软大中华区教育行业总经理陈之若等出席并见证冠军的诞生。
顶端新闻记者了解到,微软“创新杯”自 2003 年首次举办以来,这项面向学生群体的科技大赛,已经走过20年。在赛事举办20年的重要节点,这项大赛也第一次走进河南,落地郑东新区举办决赛。
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,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。
“郑州市和微软(中国)联合主办本次大赛,是双方进一步合作的新起点。这次大赛将成为推动郑州市数字经济建设和双创发展的重要节点,将为郑州乃至河南双创发展打开新局面。”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义民在致辞中表示。
郑东新区党工委书记、郑州中原科技城党工委书记孙建功在致辞时表示,“郑东新区创新资源集聚、创新环境优越,为科创企业和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广阔的空间。也正是基于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,郑东新区与微软在今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。创新杯大赛首次走进河南,在东区举办,这既是双方合作的新起点,也是对东区创新发展的认可”。
大三学生团队,用创新思维助力农业智能化
顶端新闻记者了解到,本届“创新杯”以“予力创新,成就不凡”为主题,聚焦机器学习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方向。
参赛者借助微软智能云 Azure提供的应用程序开发与测试平台,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,进行创新应用的设计及落地。大赛历时6个月,覆盖河南赛区、东北赛区、苏皖赛区等7大赛区,报名提交作品的团队总数超过5000支,涵盖了智慧农业、智慧医疗、智慧空间、无障碍技术、碳中和等应用场景。来自微软中国、高等院校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、创业投资基金等不同领域的重量级嘉宾组成的专业评审团,从“技术领域、可行性、包容性”三大评判标准入手,严格评估和筛选参赛项目。
荣获本届大赛一等奖的识农“照”丰年战队,是自js333线路检测中心的团队,四个人都是正在读大三的本科生。他们研发的识农病害——基于轻量化卷积的神经网络职务病虫害识别程序,相当于给农作物开了个线上问诊的平台。
只要进入他们研发的小程序里,对着农作物拍张照,系统就能识别出它们遇到的病虫害问题,等于是拥有了一个24小时在线的农业专家。
“我们河南是农业大省,对于我们研发这个项目有着先天的地理优势,咱们河南也有很多农业的相关企业,我们通过采访很多农业企业获得积累,给了我们很多帮助”,项目负责人黄志泉告诉顶端新闻记者。
能在这个博士、硕士云集的比赛中获得一等奖,代表中国区参加全球总决赛,他们感到非常荣幸。同时他们也表示,今后将对程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发,为河南农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微软大中华区教育行业总经理陈之若表示:“在本届‘创新杯’中国区赛事中,我看到许多团队借助微软的创新技术和平台,打造出了兼具创意、技术性与实用性的项目,展现了中国青年开发者蓬勃的创新能力和‘创新杯’独有的凝聚力。微软也将持续为参赛团队提供支持,助力项目成果的完善与转化。”
创新郑州、科技郑州还需更多人才支撑
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、中国区公共事业部总经理郑敏在决赛现场时说到,“面对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带来的全球机遇,微软希望借‘创新杯’这一科技创新活动,助力更多杰出的中国青年释放创新创业潜力,为中国创新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。”
中原科技城的异军突起、与省科学院携手“院城融合”的实施、龙子湖智慧岛NO.1的正式挂牌、河南“陆家嘴”龙湖金融岛的开岛...科技、创新、智慧已经成为郑东新区的代名词。这些热点词汇的背后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人才的支撑。
中原科技城相关负责任人表示,本届大赛的主题、形式、内容和全省的创新战略、人才战略都紧密相关。随着中原科技城的建设,我们也希望能通过像微软这样的国际性的头部企业,为我们河南带来全球化的视野、全球化的技术、全球化的人才。
新闻链接:https://static.dingxinwen.com/dd-sharepage/detail/index.html?id=3647235#/